雷速体育,足球比分网

叶海林研究员与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团队深度交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2-30

2021年12月21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国际交流局副局长、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南亚研究》副主编叶海林研究员做了题为“区域国别研究的认知偏差及其纠正”的讲座。讲座由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朱翠萍教授主持,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此次讲座为叶海林研究员近年来在教学、研究、审稿及学术交流中的收获心得分享。他主要从三个角度,分九种情况谈论了中国学者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的认知偏差以及由此产生的观点与思想的偏颇问题。

首先是学者的主体偏差。他认为学者在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区域国别研究更是如此。区域国别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本国问题,有一定的政治导向。区域国别研究的学者往往容易出现立场偏差,即主体偏差问题。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以个人视角、个人喜好为主;站在对象国角度思考问题;以西方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三种情况存在不同的表现和后果。首先,以个人喜好确定选题、研究方向,缺少国家利益先导的作用,使得选题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站在对象国的角度思考、研究对对象国有益的问题,缺乏对本国问题的关切,导致研究问题与本国国情及需要不符。最后,以美西方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出现理论先导的误区,同时对国际问题思考的排序与本国需要的排序不一致,导致情况分析、说明与建议出现偏颇。

第二类情况是客体偏差,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认识上的不客观。主要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美化、合理化与特殊化。首先,对研究对象(通常为对象国)进行美化主要是对客体诉求的带入和反应,此类研究在对对象国的描述与分析中言语间过度透露出研究对象的好处与优点,使对研究客体的展现脱离现实。其次是合理化研究客体的诉求,对研究对象的诉求寻找合理化解释,认为其表达足够合理,应满足其诉求。最后,将研究客体特殊化主要表现为将研究结论归于客体的文化、国情等特殊性方面。如果将研究客体的特殊行为归咎于其特殊背景,则不免有理论乏力、解释力不足之嫌。

最后一类情况为过程偏差,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偏差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理论先于实践;结论标准化及表达定式。首先,研究学者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即认为自我立场的的利益诉求是天然合理的。研究者需要服务于立场的利益,而自身的利益并非一定合理,仍需要思考其中的各种逻辑与利害关系。其次是理论先于实践的研究。在理论研究较为严谨、完整的学科,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容易出现将某一特定的区域情况嵌套于一套成型的理论中,甚至为了符合理论对现实进行某种“忽略”,甚至是”修改”和“裁剪”。最后是结论标准化与表达定式。主要表现为:结论与研究具体内容相关性不足甚至脱节;使用固定的表达程式进行总结与建议;使得研究无效化。

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朱翠萍教授对叶海林教授的精彩演讲进行了积极评价。朱翠萍教授认为,当前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认知偏差确实十分常见,身为研究者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反思,以把准问题和方向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同时,朱翠萍教授还谈及交叉学科,认为交叉学科的思想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是必要的,学者需要从研究对象的各方面思考问题以避免盲人摸象,也需要从更为全面的多学科角度观察和审视特定的研究问题,以使问题的解决与对策研究更具针对性。然而,在进行研究成果展示时,需要在一个特定学科领域进行分析与阐释,为突出跨学科研究的过度交叉,可能导致易分析中的逻辑混乱与不严谨情况。

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其他老师和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思考与心得,并从如何选题、研究中是选择描述为主还是解释为优等多个角度与叶海林研究员进行了交流。


分享到:
ShareThis Copy and Paste